太久没有写 weekly,就集中写一写七月八月看的精神食粮吧~

七月八月一共读了八本书,平均下来每周读一本的节奏😂 虽然其实有一周读三本的,有的一本读了超久~还有蛮多推荐的~

Gender Queer 🌟🌟🌟🌟🌟

参加图书馆夏日bingo活动读了这本书,非常喜欢~这是一本作者讲述自己 gender identity 发现过程的 graphic novel,是我第一次阅读这个题材的书,学习到了很多关于性少数的知识~说实话,读这本书也是我第一次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作为性少数群体面对的挑战和内心的挣扎。即使作者的周围的人都很支持 TA,还是好艰难呀。觉得自己之前真的是太ignorant了。漫画本身也画得超好,寥寥几笔就可以感受到作者复杂的思绪和挣扎~最喜欢其中螺旋贝壳的一页,纷杂的思绪一圈一圈,太传神了~

drawing

《品味六讲》 🌟🌟🌟

这本就还行吧,之前看过蒋勋的《孤独六讲》,前段时间又看到一个 b 站 up 主推荐这本,正好在图书馆看到就读了~读完觉得全本书完全可以三篇文章搞定,好多重复的地方……后来意识到这本书是广播稿整理,想一想听这个广播催眠效果应该不错😂 这本书的主旨比较简单,无非是慢下来,不要太忙,要关注生活中的细节,要用心。他推崇所谓的生活美学,觉得很多人就以听音乐会,看画展为美的追求是片面的,甚至这些行为本身可能其实与美学背道而驰。我觉得他的观念倒也不是错的,我还挺认同,但也没太有什么新的获得,可能只是我看得太晚了吧~有意思的地方是里面老是说什么台湾怎么怎么不美,怎么怎么不好,欧洲怎么怎么美,还有台湾不保护历史建筑,为什么没有吸收西方发展的教训等等,就觉得,嗯,这套论述很熟悉哈哈哈哈~

《老派少女的购物路线》 🌟🌟🌟🌟🌟

这本书非常推荐!是多年来不曾遇过的好文笔。要不是听《文化有限》播客介绍这本书,看到书名的我一定早已绕得远远的了,就错过了这么一颗珍珠般的作品。作者洪爱珠主业是位设计师,这本书是集合了她在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而成。虽然标题说的是“购物”,其实主要讲的是食物,但背后讲得是家人和时间。作者的外婆和母亲相继去世,这些文章是在透过食物回忆过去她们的美好时光。

所谓的老派少女,说的是作者自己也是她的妈妈和外婆。她追随着妈妈和外婆的脚步,“行经大稻埕许多年,在百年建筑群里穿梭,老铺里吃饭,买儿时食物。将自己藏匿于飞速时代里的皱褶缝隙,以为可以瞒过时间,但事与愿违。”在她温情的描写中,食物和做饭不仅只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唤起记忆,思念故人,获得暂时安慰的媒介。“当香气开始流泻在小公寓里,就回去和儿时那个完整无缺的家族团圆。”

在外多年的我是蛮能体会这样的心情的。虽然我自己没太有过想家的情绪,但是想念食物的情绪还是时常有的。曾有过满城寻找煎饼果子,烤鸭或者饭团的时刻,倒也不是有多好吃,就是想那么一口了;网上看到有卖臭鳜鱼的,那简直激动的要跳起来,赶紧买来学着做;生病没有胃口的时候,就想吃上那么一碗朴实无华的菜饭,就觉得妈妈在身边陪着我,一切都不会有事。食物就是拥有这样直击心灵的力量,超越一切理性;最近第一次尝试做包子,咬到那一口很xuan的面的时候也是瞬间回到还在家的时候,吃上的那口家里的包子,忍不住多吃了两个。

除了这些与思念,时间相关的篇目,个人最喜欢的一篇是《茶室的文法》,讲的是作者在马来西亚茶室的饮食经历。马来西亚的历史非常复杂,有移民、殖民、住民,各种撞击与掺混,在碰撞中才形成了这样的茶室文化。茶室里的食物乍看起来也是“四不像”:有来自西方的面包,东南亚口味的各种香草,还有热带常见的椰子,形成了全新的南洋口味。作者认为这样一种碰撞其实是一种民主自由的实践。政治斗争充满复杂,而创造新的食谱只需要开放交流的心灵。在这样混搭但又独具特色的食物里,仿佛看到了人类大同的希望:

亚洲近代史里的天灾人祸,将人们成群搬移。穿越大海,和命运的凶险,活下的人,在异地重建生活。白手起家难,拼贴择拣,才生出因地制宜的生存本事,浓缩在茶餐室的吃食里。须知要撼动威权多么困难,修改食谱可能容易。人间冲突的伤害久瘀难消,味蕾上比较可能相互和解。茶餐室里,处处是常民做主的、拼贴的自由。自由贵在不觉不察,如吃饭喝水。而茶餐室,我感觉很是这么一处自由的场所。

最后想重点说一下作者的文笔。我个人读书是很少关注文笔的,也不是特别看重“优美的文字”。但是洪爱珠的文章真的是让我久违的感受到了文字本身的魅力~这里摘录几条:

  • 开锅时团团笼上来,半空中丝丝逸散掉。
  • 为了这只冰勺,我与父母三人在此,有过这么一趟临时起意的小行动。后来黄师傅退休,我妈没了,回想此日细节历历,甚为珍惜,是回忆里括弧起来的一天。——括弧起来的一天,多么有趣的形容
  • 捏陶似的塑一颗粽子——不是包粽子,而是塑粽子,瞬间展现出了粽子比起饺子,包子更为立体
  • 看日本巨星美空云雀唱歌。她是外婆最喜爱的歌手,声音绒厚,却含着盐粒,似眼泪风干而来——这形容真是太有质感了
  • 若有几本书看,就原地胶住,久久不移。”——我妈形容我看书一直不动叫“长在椅子上”,异曲同工
  • 衔住酱汁——衔!没想到还可以这么用
  • 雨水降在海面,弄糊了对岸的霓虹灯楼
  • 人冻成一粒冰——太有画面感了
  • 而凤梨酥,虽偶尔出现其他形状,但长方形仍居多,是两口能吃完,金黄绒面的一个小枕头——看了这样的形容,有人不馋吃上这么一块小枕头吗?
  • 年近九十的叔公的记忆如水上沙洲,随潮汐偶尔浮出,更多时候陷落无痕。——是见过的对阿尔兹海默症最浪漫也最伤心的表达
  • 此时竟然有一股印度干香料味,自包装中窜出来。——窜,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的一股冲劲儿~

读着这些温暖,惆怅,珠玉一般的文字,浮躁的心情也渐渐慢下来。遐想着作者笔下各种美食的风味,担心着这些老铺的命运,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吃到,也体味着作者思念家人和童年的惆怅心情,和作者一起慨叹时间的残酷无情,和我们的无能为力。渺小的我们也只能像作者说的那样,“往后多么思念,也要将自己收拾好,专心泡茶,然后生活下去。”

分享一下这期《文化有限》播客

《复明症漫记》 🌟🌟🌟🌟🌟

作为《失明症漫记》的续集,没想到比《失明症漫记》更感凄凉。诚然,《失明症漫记》里各种伤天害理的事情让人毛骨悚然,但是医生的妻子总给人还有希望的感觉。《复明症漫记》则是表面上看着都是衣冠楚楚,内里却已是堕落到极点,甚至到最后唯一的希望也被扼杀了。

  • 以下是有剧透的故事梗概

    失明症四年后,国家举行选举。首都居民的选票中 70% 都是空白选票。政府如临大敌,觉得民主统治要被颠覆。他们首先开始安插密探套话,审讯,试图找出是不是有什么组织组织大家一起偷空白选票。百般审讯无果之后,他们选择了抛弃封锁了首都,让首都人民自身自灭,希望他们能从“惩罚”中领悟“民主政体”的意义。在他们的想象中,被孤立的首都应该立刻大乱,什么脏乱啦,暴力啦,都应该愈演愈烈。然而和他们想象的不一样的是,在最初人们略微困惑的几天之后,首都的市民们还是一如既往的过着过去的生活,犯罪率也没有很大的变化。

    于是政府“看不下去了”。他们策划环卫工人罢工,策划地铁爆炸案,利用各种手段试图分裂首都的民众。市民们投白票是因为没有一个政党他们可以信任,所以算是一种无声的抗议,然而这些政客不想弄明白为什么市民们不信任他们,说白了就是不想解决问题,只想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之后他们还策划栽赃医生的妻子,《失明症漫记》中的英雄。他们派出了警督,警司和警员三人小组,执行一个调查结果已经清楚的”调查“任务。警督在与医生的妻子交谈后,可能是“良心发现”,觉得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她策划了大家一起投白票,于是开始放弃调查,安排他去首都的内政部长非常生气。他们召回了警司和警员,并在报纸上控诉医生的妻子的罪行。警督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于是冒着生命危险写了一篇关于他此次调查经历的文章,投稿到一家没有控诉医生妻子的报社。警督的文章发表后,这份报纸立刻被查封。就在我们失望之时,首都的街上突然出现了很多“小广告”,是人们自发复印了那篇文章,并将它散布出去。就在我们燃起希望之时,警督被杀了,随后医生的妻子也被暗杀了。

正如萨拉马戈诺贝尔奖的颁奖词介绍的那样,萨拉马戈的魅力在于虽然书中的世界是虚构的,想象的,不太可能成为现实的,但是他却非常写实的描写这一切,使人在虚构中也能联想到现实世界。比如这本书前半部分主要是在讽刺政府的官僚习气,政体运作的虚伪荒唐,无数细节都让人想到现实,比如:

  • 在当今世界上,没有文件的话,做任何事情都完全不可能
  • 内政部长先生,立即成立一个调查委员会;总理先生,为了得出什么结论呢;先让委员会运作起来,其余的以后再说
  • 非总统负责制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不错,正因为如此,除剪彩和亲吻儿童之外,留给我做的事情不多
  • 对首都的怀念之情涌上心头,他想到人们奉命投票的幸福时光,想到在充满小资产阶级情调的总理官邸和在国家议会度过的那些单调时光,想到一次次动荡不安而有时又快活有趣的政治危机,几乎每次都像燃烧时间已经预设,烈度受到控制的火苗,全是逢场作戏,人们从中不仅学会了不讲真话,还学会了在有利可图的时候把真话说得与谎言不差分毫,反之亦然,而且轻松自然。
  • 部长们总是有道理;但从来不说出来。

读来都觉得真是太讽刺了,但难道他们不真实吗?另外还有 censorship

  • 日子一天天过去,人们最初难以察觉,后来才开始注意到,白色这个词渐渐变得淫秽和刺耳,人们不再使用,而改用婉转或拐弯抹角的方式表达。例如一张白纸,就说没有颜色的纸,用了一辈子的白色的毛巾,改称牛奶色的毛巾,把雪比作白色斗篷的说法由来已久,现在却采用了近二十年来才出现的极浅灰色一词,学生们不再说交白卷,而是直截了当地承认对所学科目一窍不通

如果说前半部分关于官僚的讽刺读起来会觉得节奏有点慢,我自己也是花了非常久的时间,在警督出现之后,整本书的节奏陡然加快,悬疑色彩也渐浓,非常引人入胜。

另外这本书还是延续了《失明症漫记中》所有的对话都只用分号隔开的写法(原文葡萄牙语是逗号隔开,利用大写字母区分说话的两人)。读起来虽然有些费劲,但是好多对话都写得特别好,很抓人很真实暗流涌动。萨拉马戈真的是一个非常会讲故事的人。

最后提一句,在这本书里我们也可以处处看到萨拉马戈对无政府主义的支持。在各种政府机构撤出之后,首都还是有条不紊的运作,人们自发的负起诸如打扫卫生,遏制犯罪等的责任,还有后面他们自发的印发“小广告”,反对政府对医生妻子的抹黑。在这些事情中都可以感受到人性的光辉,人类合作的天性,充满了希望。与之对比的却是政府内部无聊的斗争,不敢面对问题只想消声的懦弱,还有利欲熏心的官僚做派。从未生活过在无政府主义国家的我并不知道哪样会对普通民众更好,但是还是很感动于他对无政府主义能够成功的唯一条件——人性美好的信念。

最后以书中一段我个人觉得非常警示的话结尾吧:

在我们跌跌撞撞盲目前行的这个世界,这个时代,最为常见的是,当我们拐过第一个街角,就碰到一群生活幸福且事业有成的男女,多年前十八岁的他们不仅像是美好的春天一样绽放着笑容,而且,或许尤其重要的是,那时的他们还是精力充沛的革命者,决心摧毁父辈的制度,以博爱的天堂代之,而现在,经过名目繁多的温和保守主义的熏陶,热身和锻炼之后,他们的肌肉变软了,信念和实践都融入了极端顽固,极端反动的个人主义浊流。不客气地说,这帮狗屎一样的男女每天都对着生活的镜子骂自己当年狗屎不如。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看完《复明症漫记》用一天时间看完这本,算是蛮好的调剂。好像这本书前几年还挺火的?这本书里的人物是基于一个童话故事《柳林风声》(虽然我还没有读过lol)。讲的主要是蛤蟆经历了很多冒险回来之后得了抑郁症,他的朋友獾,鼹鼠和河鼠看他状态不对说服他去看了心理医生苍鹭。在苍鹭的引导下,蛤蟆逐渐理解了自己为什么抑郁,并找到了新的能量走了出来。

不过的确正如这本书的广告所说的,是“心理治疗入门书”,感觉很多内容还是比较熟悉的。但是还是学到了一些新东西~

第一个是关于人格状态。书里说了三种人格状态,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重点讲的是“适应性儿童状态”,大约意思就是小时候因为只能适应环境形成了一些 coping mechanism,而成人之后还是习惯于这种行为模式。书中的蛤蟆因为父母从小特别严厉,养成的“适应性儿童状态”是讨好取悦别人而丢失了自我。第二种父母自我状态讲的主要是“挑剔型父母状态”。这种习惯于挑剔别人,各种不满意,也有一些人是自我苛责。书中的獾和河鼠都有这方面的特质,特别喜欢批评蛤蟆,打击他。蛤蟆自己也有一定这样的状态,主要是体现在自我苛责方面。第三种“成人自我状态”大约是心理咨询希望实现的目标,可以比较理性的分析现在的状况然后采取相应的行动。唯一我觉得有些不舒服的地方是,书里虽然提了一嘴这三种状态没有好坏,更好的问题是理解这些状态会产生什么效果。也可以理解他不想评价好坏大约是想避免进入自责的怪圈,但是明显感觉书里是在说“成人自我状态”是更好的,所以感觉略微有些虚伪……

另外一个是关于人生坐标。人生坐标有四个象限,分别是“我好,你也好”,“我不好,你好”,“我好,你不好”和“我不好,你不好”,并把这些象限和一些心理游戏结合起来。心理游戏的概念解释起来稍微有些复杂,简单来说大约就是一些下意识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给自己造成不快。在这个游戏里输的人其实是赢家,因为输了会印证自己固有的一些想法,实现“自我实现的预言”。

书中具体分析的是“我不好,你好”和“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比较符合蛤蟆的状态,他没有自信,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别人都特别厉害。处在“我不好,你好”的人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所以他们就玩那些会把他们变成受害者的游戏。比如有一个叫做“可怜弱小的我”的游戏,大概就是觉得“每个人都对自己很苛责,我好可怜,世界好不公平”。“我好,你不好”的状态里的人喜欢玩有一种游戏叫“猜猜我在想什么”。比如老师提一个特别难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没有学过自然答不出来,然后老师就说“怎么这么笨,这都不会!”感觉这种游戏只要是在中国上过学的学生应该很熟悉吧 😂 其实这是他们获得优越感的一种游戏而已。

针对“我好,你也好”的状态,我很喜欢它说到这种状态不是一个“完成时”,而一直是“进行时”。这也非常符合我自己的经验。很多心理上的问题诸如抑郁,焦虑,拖延症等等,都一定是会反复出现的。我们不能奢望它们像比如骨头摔断了,好了就完事了,而一定是要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出发对付他们:

“我好,你也好”的人生坐标并非静止的状态,而是动态的过程。你不能说“好了,我终于到了”,好像登顶珠穆朗玛峰一样。你觉得自己是好的,也相信别人是好的,那就得靠行为和态度持续地对自己和别人展示出来。而这个选择肯定不能给你庇护,免于”残暴命运如投石飞箭般的摧残”……“我好,你也好”其实是一种发自内心信念的行为。……它非常接近于人本主义的信条:信自己,信他人,而不一定非要信神或超自然。

第三个感悟是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心理医生总是问我问题 😂 比如我就经常被问的一个问题就是 “What do you make of it?” 记得我自己第一次被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真的很懵,心想我要是知道自己为啥这样我为啥还来你这儿呢~读完这本书意识到原来这种问题是想激发来访者多进入“成人自我状态”,负起自己的责任。如果是咨询师告诉你应该干啥,那么就很容易变成咨询师是“父母”,来访者是“儿童”了。

总结来说还是可以一读~不过我现在其实更好奇《柳林风声》……

《乐之本事》 🌟🌟🌟🌟🌟

八月初去了一趟 Tanglewood ,临行前在图书馆借了这本书,算是旅途的陪伴阅读~这本书是焦元溥写的关于古典音乐的入门书吧算是,内容还是挺丰富的,从为什么要听古典音乐,什么是古典音乐,现场演出,音乐会怎么听,到西方古典音乐史,古典音乐的诠释等等,还有一些古典音乐的小知识。我看网上有些评论觉得读完这么一厚本书,最后的结论就是“用心听就行了”,觉得很没有意思,但我觉得从这本书里我还是获得了很多可以开启新的聆听和研究的“线头”,所以我个人还挺喜欢的。另外这本书里比较喜欢的一点是还经常把音乐和文学,绘画结合起来。

因为书里内容过于丰富不是很好总结,这里就说一个我觉得挺有意思的观点吧。众所周知,现在去听古典音乐会有一些繁文缛节需要遵守,比如不能讲话,乐章之间不要鼓掌,有些地方还要求穿得比较好之类。关于这种繁文缛节的形成,我过去看到的观点大多是以前音乐会或者歌剧院主要是贵族来听,然后也是很吵的,大家都随便鼓掌,还经常让音乐家安可刚刚演过的喜欢的片段之类,后来呢,音乐会向中产阶级开放,大家就整出了这些个繁文缛节以把社会地位低的人隔绝在门外。不过焦元溥在书里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他用两本小说里的情节作为例证,分别是《基督山伯爵》和《包法利夫人》中关于歌剧院的场景,两部小说中一个是贵族在歌剧演出中说话,一个是社会地位低一些的两个人在演出中说话,都分别有观众让他们闭嘴,而贵族并没有闭嘴,社会地位低一些的两个人闭嘴了。他认为以前的歌剧院愈是名流就愈吵,因为他们多半无心赏戏,只是把歌剧院当成交际场。随着中产阶级和平民越来越多的来听音乐会,而他们大多数是真的想来听音乐的,才逐渐有了音乐会秩序,让所有人都可以安安静静地纯粹欣赏音乐,所以他认为遵守音乐会秩序确实是“阶级化”,方向却是往平民而非贵族靠拢——如果那平民是喜好音乐,专注于演出的爱乐者。我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说法,感觉也挺有道理~虽然用两本小说的情节作为证据还令人商榷,但挺好奇有没有相关比较系统的研究。

《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 🌟🌟🌟🌟

可能一两年前读过一丢丢然后没读下去,最近终于看完了😂 个人认为很有启发~感觉如果是在读博前就看了这本书而且实践,也许会完全改变我的做事方式……不过现在开始实践也不晚~

书中说现在的教大家进行研究和写作的方法是线性的,大致步骤是1)先读一大堆文献 2)产生一个写作的主题(通常是从读的文献中获得的,但是有时候其实也就是 brainstorm 😂,书里还说到 brainstorm 是个多么不靠谱的方法)3)开始写。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然而现实很骨感,因为我们无法保证拍脑门想到的写作的主题是不是值得写,是不是有足够的材料来写,而且这样产生的想法还很容易有 confirmation bias,导致人倾向于关注确认这个观点的论据,忽视相反观点的论据。正如书中所说的

如果你在做研究、读书、了解某件事情之前就必须决定这件事的主题,你怎么可能不会感到困难?如果你手头根本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用于写作,你怎么可能不为此感到焦虑?如果你发现自己盲目选择的研究课题卡住了,而又不得不在截止日期临近的时候坚持下去,谁又能指责你拖延?

卡片笔记法,由“业余”社会学家卢曼提出。卢曼这个人还挺传奇的,他白天是个政府小职员,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社会学研究,填充他的卡片盒,最后他成为了社会学教授而且成为社会学教授。

总结来说卡片盒笔记中有三种笔记,闪念笔记,文献笔记和永久笔记。闪念笔记是一种随手记录的笔记,捕捉脑海中闪现的想法,很快写完后就可以放到收集箱里,并定期进行处理。文献笔记是阅读文献时得到的信息,卢曼采取的格式基本是”在哪一页,内容是什么“,方便日后进行索引,就不需要再回到文献中进行寻找了。永久笔记记录的是针对所阅读的内容产生的想法。他们可以是闪念笔记的”正式版“,也可以是文献笔记的“引申版”,引申的内容诸如这个文献和之前哪一篇有什么关联,这个想法和哪个领域的另一个想法有关联等等。永久笔记是笔记盒的核心,他们与其说是笔记,不如说是思考。卢曼对永久笔记的整理是很松散的,只是进行一些编号,并不会给他们分类到不同的文件夹之类。这是为了方便在不同的笔记之间产生链接。比如一个笔记可能既可以用在心理学的领域,也可以用在政治学的领域,如果过早地把他归类就会阻碍跨学科洞见的形成。

另外我觉得书中还提到一个用笔记来量化研究了多少的想法。研究有时候很难保证每天都有进度,而且也很难设置目标,因为很多东西是未知的。书中提到可以设置诸如“一天写三个笔记”之类的目标,这样既是和研究直接相关而且可以看到成果,又不受到expectation的限制,感觉是个很不错的想法!

总体来说我觉得这本书还是很有启发的~尤其里面提到的错误的写作方法那就是我读博时候干的事儿啊…不过一个疑问是感觉这本书比较适合文科类的研究写作,对于工科类主要基于实验的,好像还缺一些,还有待自己实践推敲,希望我可以坚持把这个方法真正运用到我的工作中~

《面纱》 🌟🌟🌟🌟🌟

非常喜欢这本小说,个人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关于女性成长的小说。这本小说故事梗概大概是:女主人公吉蒂(也有翻译是凯蒂的)因为和香港助理布政司查理通奸,被丈夫瓦尔特(细菌学家)发现后胁迫她去了霍乱横行的湄潭府,在那里吉蒂在修女的陪伴和修道院的工作中完成了蜕变,意识到了自己过去的生活是多么的肤浅,也意识到了瓦尔特的珍贵(不过这里要强调一下她还是不爱瓦尔特,她只是意识到了瓦尔特高贵的人品哈哈哈哈)。最终瓦尔特不幸染病死去,吉蒂回到香港。吉蒂回到香港之后,虽然早就意识到了查理是个自私的家伙,但出于种种原因吧,又没能抵挡住查理的诱惑,之后她对自己非常愤怒,选择了回到英国和父亲和解,并和父亲同往巴哈马群岛生活。

刚开始读的时候觉得这本小说可真八卦哈哈哈哈~因为前面都是什么出轨啊,女主妈妈当年多想让女主嫁的好啊,女主怎么就选择了闷葫芦瓦尔特啊等等八卦故事哈哈哈。整本书的节奏也很快,经常几句话就是一章,很吸引人一直看下去。不过镜头一转到湄潭府,一切都变了。过去光鲜亮丽但是无聊的生活不再,直面生死的吉蒂逐渐蜕变,意识到自己过去的生活多么的没有意义和荒唐。她在修道院里和修女们交流,也参与带孤儿的工作,飞速地成长。

与此同时,瓦尔特还是沉湎于痛苦之中。他当年非常的爱吉蒂,但是内心也知道她是个虚荣的人,所以其实也很瞧不起她,但是呢他又觉得自己配不上她。瓦尔特一定要把吉蒂带到湄潭府是有一种求死的心理,既然吉蒂不爱他,那不如俩人一起死掉算了。但没想到在湄潭府,以前头脑简单的吉蒂陡然成熟起来。中间吉蒂发现自己怀孕,并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以往的她可能就撒个谎了事,但是她这次居然诚实地说出“我不知道”。她也坦诚的说,她无法爱上瓦尔特,但是她终于意识到了瓦尔特的珍贵之处,而且一再问瓦尔特未来准备怎么样,她觉得过去的事情在生死面前已经是微不足道了。但是瓦尔特没有迈出这一步,在知道他可能不是孩子父亲的时候,他痛苦万分,选择自杀(这个可能算我主观臆测)。

还有一个我很喜欢的点,是吉蒂经历了蜕变,获得了成长,但是回到香港之后还是没有经住查理的诱惑,即使她非常鄙夷这个人。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非常的真实,因为人的改变很难是彻底的,大概率会出现反复,就如《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里说到的,不是一个“完成时”,而一直是“进行时”。

关于这本书的题目,面纱,有很多说法。正统来源好像是神曲中的故事,。不过我个人认为面纱指的是每个人隐藏自己获得虚假体面的手段。比如吉蒂的父亲表面上爱着自己的女儿,为家庭无私奉献,其实内心里早就想离他们越远越好;查理和吉蒂偷情,但是外人看来他还是跟妻子非常恩爱,是一位有官运的年轻人。经历了很多事的吉蒂现在看明白了人与人所谓的“和谐共处”都是因为大家有这样一个面纱,但是也因为大家有这样的一个面纱,内心都有着很深的隔阂。同时她也获得了勇气揭开自己和别人的面纱,变得更为坦诚和真诚。结尾充满希望,但不是所谓的 happy ending,而是就像我们每个普通人的生活一样,一直在路上,会有很多弯路,会重复犯犯过的错,但是还是努力地走在追寻自由和安宁的路上。

看完这本书之后听了好几个关于毛姆的播客,感觉他这个人还挺有意思的。他做过很多工作,还当过间谍,而且自称“二流作家”。的确佩服他在书中对女性心理的细致描写,不愧是雌雄同体的作家。有机会想读一读他的传记~

最后分享一段吉蒂蜕变后说的一段话:

我要把女儿养大,让她成为一个自由的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我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爱她,养育她,不只是为了某个男人很想跟她睡觉就供她吃住,养她一辈子。我已经受到了严厉的惩罚,我决心让我的女儿远离这一切。我想要她成为一个无畏、坦率的人,一个不依赖别人的人,拥有自我的人。我希望她自由自在地生活,比我生活更好。”

影视作品

《芭比》

芭比和奥本海默可能是今夏最热的两部电影了吧~芭比在上映前又非常非常多的营销,一开始我还很困惑为什么这个年代了还要拍关于芭比的电影,因为之前对芭比的印象都是它代表了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之类的,有很多问题,但后来发现是 Greta Gerwig 导演,就又萌生了兴趣。后来感觉各个地方都在疯狂夸这个电影有多好看就去看了哈哈哈~总体上看得还是挺开心的,有很多梗都非常一针见血,比如男人和马 😂 不过总体上情节还是比较简单,还有些地方有点困惑,比如怎么就被洗脑了然后怎么就被反洗脑了?不过一部这样的女权电影收获了这么多的关注和讨论我觉得还是很令人开心的~之后还看了 Netflix 纪录片 The Toy that Made Us 里关于芭比的一期,也收获了一些知识~

《克拉克森农场》

貌似是几年前很火的一个综艺~一个搞赛车的老白男决定自己去种地(不过他过去就有一个大农场,只是以前是承包给别人种的)。主要是主角 Jeremy 这人太逗了,虽然有一种让人很熟悉的老白男自信,但他经常自嘲自己让人觉得没有那么让人反感哈哈哈~以及真的各种类型的失败,比如上来就为了酷买了个兰博基尼拖拉机,结果过大适配不了各种农具;还有他要搞什么 naturalisation,大概就是种一些花草还原生态,结果他挖水塘把拖拉机陷进去了,后来用了三台拖拉机连环拉上来的🤣 还有很喜欢 Gerald 和 Jeremy 唠嗑,完全不知道在讲啥但还能唠下去哈哈哈哈哈哈~不过一年辛苦尝试之后最后只有 144 磅的收入……他作为有钱人倒不是非得要这个农场赚很多钱,但是对于普通的农民,这可怎么活啊……哦对了,以及真切的感受到了天气对于农民意味着什么。

第二季少了一点点第一季的幽默,但是还是挺喜欢的~~~第二季主要是他想开一个农场餐馆,卖自己农场生产的产品做出来的食物。但他的餐馆规划一直不被人批准,一度感觉他是不是被人恨了 😂 不过很佩服他真是屡败屡战,找各种方法把事情干起来~但感觉好讽刺啊,农民想做一些事情盈利被 council 百般阻挠,感觉是真的没把农民的生计放在眼里吧…

《大奥》

在 netflix 上看到这个动画的广告,被性转设定吸引住~设定是女性做天皇,然后后宫一堆美男子 😂 没忍住很快就binge完了,前面感觉还蛮好看的很上瘾,后面就略微有些潦草,令人困惑…后来才知道这是一部很有名的漫画改编的,然后这个漫画好像讲了三代女性天皇,所以非常长~然后这一部动画是从第三代先入手,然后开始追溯第一代女性天皇的起源,大概就是瘟疫把男的都杀光了,只好女性当天皇了。最让人满脸黑线但是也引人深思的是性转设定后还是女性累死累活,因为男性急剧减少,所以男的都是稀缺物种被供起来,女性不仅得生孩子还得为生计奔波。而且第一代女性天皇基本上就是被当作生育机器,她的愿望根本得不到尊重,很凄惨。所以性别歧视问题并不是女性当天皇就能解决的,如果不颠覆父权制就只是换了一种 setting 的不公平。

《伦敦生活》

这部剧已经是 7 年前了😂 当年好像非常的火~作为一个叛逆的孩子,我就是那种啥东西火我就不想看的人哈哈哈哈~看完之后我觉得可以共情,主要是觉得愤怒,她身边的人都是什么鬼啊?活在这些人周围太难了……第一季中最喜欢的情节是最后那个银行的人开车路过偶然间救了她~ 但是说实话不是很能感同身受,应该是我太幸运了没有沦落到这番境地……剧里最多台词是 are you ok,然后所有人都说很好😅 可以理解现代社会很多人都只能这样sigh😢但我自己好像是实在不行了就到处说我不ok寻求帮助吐槽的人😂 个人更喜欢第二季一些,稍微积极一点😂 她跟牧师之间的感情也很让人上头哈哈哈~

Heartstopper 第二季

漫画改编的性少数青春剧,看着就觉得,唉,真的太青春了呀!

Working: What We Do All Day

这部纪录片我个人觉得真挺好看的啊~从第一集到第四集一直在爬 social ladder,从社会最底层一直爬到社会最高层,看看不同阶层人的生活和困境。选择的行业分别是旅馆经营 (Pierre Hotel in New York),护工 (At Home Care in Mississippi) 和高科技行业 (Aurora in Pittsburg)。最棒的是每一集里的人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比如第一集里送外卖的小姐姐就是送到一家科技公司,然后后面第二期第三期就请了这个科技公司的员工。第三期里面采访了一位码农😂…感觉这位码农特别正能量,觉得技术能拯救世界然后很想 make impact 那种,非常硅谷 stereotype。本来在初创公司的他因为公司越来越大自己越来越接触不到高层跳槽了,还挺逗的……最后一集是三个 CEO,最喜欢 at home care 的那位女士,他们的工作是为贫穷的人提供照护服务,而他们的财政拨款一直在减少,而这项工作又是非常重要又非常困难的,真的太不容易了,希望她们的lobby可以成功… Aurora 那个创始人看着就 typical 硅谷ceo风,个人觉得挺烦人的 😂 扯远了,这部片子提供了很多生活在不同阶层的人的收入数据,也通过真实的人展示了他们的生活情况,另外还讨论了贫富差距日益加大的问题 (aka 消失的中产),个人觉得非常 accessible 又信息量丰富~